【世界时快讯】茅台酒(酱香型白酒)工艺、原料杂谈

2023-04-24 09:17:06 来源: 马木洒

#酒业杂谈#

一、茅台酒的工艺特点是什么?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年一个生产周期,两次投料。

基础酒分三种典型体(酱香、醇甜、窖底)。

三十天窖内发酵,高温制曲培养四十天,五月端午踩曲,六个月以上陈曲,七次蒸馏取酒,八次摊凉、加曲、堆积发酵,九次蒸煮,十个工艺特点。

“三高、三低、三多、一少”,

1、即高温制曲、高温馏酒、高温堆积发酵。

2、曲糖化力低、水分低、出酒率低。

3、用曲量多、轮次多、耗粮多。

4、辅料少。

二、茅台酒对主要生产原料高粱和小麦分别有什么要求?

1、茅台酒主要生产原料红缨子icon糯高粱的种是自己研发之后,分发给本地农户生产种植时尚之后再收购回来。特点是皮薄、时尚、饱满、颗粒小、无杂质、无蛀虫、无霉烂,支链淀粉和单宁icon含量高,适合茅台酒多轮次蒸煮和发酵的工艺要求的糯高粱。

2、小麦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皮薄,呈金黄色,无霉变。

三、在茅台酒的生产中,每年都会产生缺陷酒,尤其是泥味酒更是占了很大比例,那么泥(臭)味是怎么产生的?如何控制?

泥(臭)味主要是由丁酸类物质带来的,而丁酸类物质则来源于丁酸菌,它主要存在于土壤中,因此,控制好窖泥(包括封窖泥和窖底部土壤)的质量、隔绝接触过窖泥的糟醅是控制泥味酒的主要手段,包括提高封窖泥质量,加强窖池管理,改善窖底环境等。

四、在下沙时,要加入适量母糟,其作用是什么?

1、在下沙生产中,需要添加适量母糟,比例为高粱量的7-10%为宜,母糟内含有部分糖份,可以为微生物生长繁殖提供碳源和氮源。此外,母糟显酸性,可为微生物提供PH环境,同时可调节粮醅的酸度,有利于糊化。

2、母糟用量少,不利于红粮糊化,但可减少前期轮次酒中的焦香味,利于提高产酒质量。

综上述,在保证红粮糊化的前提下,母糟用量宜少不宜多。

五、白酒发酵的产物及其所占比例。

白酒发酵的主要产物是乙醇,并伴随其它一些产物生成。其中38~65%为乙醇,33~60%左右是水,2%为其它香味物质。2%左右的香味物质的多少及比例的不同,使白酒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不同的质量。

六、为什么说茅台酒的生产是一个系统工程?

1、茅台酒总共有30道工序、165个生产环节,这当中的每一道工序、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细节都会影响茅台酒的质量。

2、以制酒生产为例:茅台酒的制酒生产是时尚式的生产,影响因素众多,有原辅材料(高粱、曲药、谷壳、窖泥等)、酿酒设备(窖池)、水、蒸汽气压、温湿度及气候、工艺的执行控制情况等方面,以上各种因素都可能对茅台酒基酒的质量产生影响,只有严格按照公司相关规定要求协调处理好各种因素,才能生产出质量良好的基酒,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茅台酒的生产是一项系统工程。

七、白酒的分类方法有哪些?

(一)按香型分类:

1、浓香型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具有以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2、清香型白酒:以粮谷等为主要原料,经糖化、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以乙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的蒸馏酒。

3、米香型白酒:以大米为原料,经半固态发酵、蒸馏、贮存、勾兑而制成的,具有小曲米香特点的蒸馏酒。

4、酱香型白酒:以红缨子糯高粱、小麦为原料,经发酵、蒸馏、贮存、勾调而制成,具有酱香特点的蒸馏酒。

5、兼香型白酒: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浓香兼酱香独特风格的蒸馏酒。此外,还有凤香型白酒、特香型白酒、芝麻香型白酒和豉香型白酒等。

(二)按生产工艺分类:

1、固态法白酒:以粮谷为原料,经酒醅固态发酵、贮存、勾兑而成,固态法白酒大都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绵甜爽净,余味悠长。

2、液态法白酒:以谷物、薯类、糖蜜ic等为主要原料,经液态法发酵蒸馏而得的食用酒精为酒基,再经串香、勾兑而成的白酒。液态法白酒一般没有固态法白酒那么好的香气和口感。

参加小组活动,可领取品鉴酒哦,无需抽奖[作揖][作揖]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