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1-13 21:28:20 来源: 征探财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保险圈又有大新闻。 1月5日,中国银保监会财务会计部(偿付能力监管部)发布了《关于四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的通报》,通报了2022年偿付能力真实性检查中发现浙商财险、安诚财险、人寿保险、友邦人寿4家保险公司存在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问题。 有意思的是,就在同一天,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人寿”)与上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实集团”)刚刚完成了北外滩89街坊暨友邦金融中心的揭牌仪式。 据悉,友邦人寿在2022年12月19日宣布成功投得上海实森控股权,从而获得上海北外滩89街坊地产项目,并于1月5日正式揭牌为“友邦金融中心”。这是友邦人寿自成立以来进行的最大一次资产收购。 在保险公司纷纷选择撤离地产股的当下,友邦人寿却选择斥资50亿元拿下上海北外滩项目,代表了保险业巨头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一次进击。 01 此前曾多次“被点名” 偿付能力监管是保险公司审慎监管的重要内容,偿付能力数据不真实直接影响监管质效。 征探君了解到,友邦人寿偿付能力的数据问题包括未按规定计提最低资本。公司2022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部分非基础资产穿透错误,债券分类不准确,少计提最低资本209万元。 同时,友邦人寿存在未按规定计量实际资本的情况。根据通报,该公司再保险系统中未及时摊回再保理赔款1827.2万元,当期资产负债表中应收分保账款少计1827.2万元,导致2022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的核心一级资本少计提2108万元。 除此之外,友邦人寿风险综合评级数据填报不实。通报称,公司2022年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中,核保核赔人员数量、总经理室成员及中心支公司总经理离职人数、评估期之前4个季度保险公司合计投诉次数、报案支付时效、数据差错率等18项数据填报不实。 对此,友邦人寿在日前进行了回应。据上证报报道,友邦人寿介绍称,通报主要涉及公司2022年一、二季度偿付能力数据报告中的计算差错。按正确计算,公司一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由233.98%调整为234.08%,上升0.1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应由389.82%调整为389.93%,上升0.11%;公司二季度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应由220.41%调整为220.40%、下降0.0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应由374.26%调整为374.23%、下降0.03%。公司已公布的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数据为整改后结果,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228.01%,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379.76%,风险综合评级AAA,偿付能力满足监管要求。 友邦人寿表示,对于监管通报的问题,公司高度重视,并已经于2022年三季度完成整改。公司将引以为戒,持续提升偿付能力管理工作质效,防范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事实上,这不是友邦人寿第一次被点名。2021年11月18日,银保监会披露,友邦人寿江苏分公司扬州中心支公司由于未按规定聘任个人保险代理人而收到监管罚单。2021年4月,友邦人寿广东分公司被监管“点名”,原因是:“保险代理人代替投保人签订保险合同”。 如果将时间再往前拉长一点,2020年10月,友邦人寿北京、广东两地公司先后收到罚单。其中,北京公司是因为“存在唆使、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而被处罚”;广东公司则是因为“使用含误导性表述的产品宣传资料对代理人进行培训;未按照规定使用经备案的保险费率;给予投保人保险合同约定以外的其他利益”。 02 逾50亿投资北外滩 公开资料显示,友邦人寿是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友邦保险”)全资持股的寿险子公司,统一经营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寿险业务。1992年,友邦保险在上海设立分公司,是改革开放后最早一批获发个人人身保险业务营业执照的非本土保险机构之一,也是第一家将保险营销员制度引进国内的保险公司。 2020年6月,友邦获批将友邦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改建为友邦人寿保险有限公司。2020年7月,友邦人寿正式成为中国内地首家外资独资人身保险公司。 就在被点名的当天,友邦人寿正在进行一件大事——为公司新获取的上海北外滩89街坊地产项目举行交接仪式,同时举行“友邦金融中心”的揭牌仪式。 公开资料显示,北外滩89街坊项目是上实集团在上海北外滩核心区域重点布局的商业综合体项目之一,也是上实集团与日本森大厦合力打造的区域地标级作品。 揭牌完成后,友邦金融中心也成为友邦保险在中国内地的首个集超甲级办公楼、精品文化商业、专业剧院及历史文化保护建筑多元化业态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项目整体预计于2023年上半年竣工,友邦人寿将为完成此项目的建设和后续的运营继续提供资金,预计项目总投资不超过人民币87亿元。 友邦人寿首席执行官张晓宇坦言,这是友邦人寿自成立以来所进行的最大一次资产收购。可见友邦人寿对这次收购的重视。 事实上,2022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不少企业纷纷减持房地产股份“避险”。征探君统计了一下,2022年,包括大家人寿、泰康人寿、君康人寿、和谐健康等都有相应幅度的减持行为。因此,这次友邦人寿大手笔投资地产项目也引发关注。 事实上,友邦人寿对于投资房地产的热情,从公司成立之初就可以看出来。2020年8月,在友邦人寿成立仪式上,张晓宇就曾表示,友邦人寿的成立,除了能够将业务拓展至更多区域外,其在内地市场的业务内容与模式也将拥有更多可能。“理论上,我们的投资组合、商业模式都会从分改子中获益,原本没有办法做的领域,譬如投资房地产、全国范围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等,未来都有机会去尝试。当然,我们会在合理分析自身发展策略、竞争优势与市场环境的前提下去寻找这些机会。”他说。 03 掀起股票回购潮 友邦人寿积极进击的背后,友邦保险的业务表现情况却不容乐观。 财报显示,2022年前三季度,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01299.HK,以下简称“友邦保险控股”)新业务价值为22.77亿美元,同比下滑8%;总加权保费收入272.24亿美元,同比下滑3%。 上半年的业绩表现同样不令人满意。2022年上半年,友邦保险控股新业务价值为15.36亿美元,同比减少13%;年化新保费为27.78亿美元,同比降低7%;新业务价值利润率为55.2%,同比减少4.1%。 新业务表现不及预期,也在某种程度上拖累了整体的业绩表现。2022年上半年,友邦保险控股总收益为30.82亿美元,而其2021年同期的收益是241.94亿美元,同比下滑了87.26%。 更令征探君惊讶的在于,2022年上半年,友邦保险控股净亏损了5.71亿美元,2021年同期盈利32.45亿美元。 友邦保险控股在财报中解释称,第一季爆发首轮Omicron变异株疫情对公司多个市场的消费者需求造成影响,并延续至第二季,尤其是在中国内地。随着首波疫情影响减退,销售动力好转,新业务价值于2022年6月录得增长。 截至目前,友邦保险控股2022年整体的业绩表现尚未披露,不过公司密集回购股份的举措仍在进行。 1月13日,友邦保险控股公告称,当日斥资约2.25亿港元,回购254.6万股公司股份,每股回购价格在87.35~89.35港元。 征探君算了一下,2023年以来,友邦保险控股已经连续9个交易日回购自家公司股份,除了1月4日回购金额为1.98亿港元之外,其余各交易日的回购金额均为2.25亿港元,回购金额合计19.98亿港元。 早在2022年3月,友邦保险控股就披露了一份100亿美元的股份回购计划公告。友邦保险控股称,未来3年通过公开市场回购公司普通股,向公司股东返还100亿美元的资本。股份回购计划下所回购的股份将被注销。 股份回购潮的掀起无疑在向市场释放出积极信号。只是资本市场的态度最终还是取决于企业自身业务的发展情况。随着疫情防控的逐步常态化,友邦保险能够顺利实现业绩提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