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12 15:43:40 来源: 热点网
本文目录一览:
1、狱中题壁译文 | 注释 | 赏析2、狱中题壁原文及翻译3、狱中题壁4、戴望舒狱中题壁纸全诗狱中题壁 [近现代]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版本一)
(资料图片)
望门投趾怜张俭,直谏陈书愧杜根。手掷欧刀仰天笑,留将公罪后人论。(版本二)
爱国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在逃亡中投宿时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自仰天大笑,慷慨赴死,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注释 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欲待其出宫而释之。
鉴赏
首先,赵文的解释使谭诗的第四句和第三句含义有所重复,这在绝句中是不大可能的。其次,这样解使得整首诗尤其诗的后两句的诗意表达总是不那么畅快淋漓,不仅不甚吻合诗人写作该诗时的悲壮慷慨之心情,而且也有异于先对象描述后自我抒说的绝句表达方式。再者,赵文似乎文字互有抵触。他一下子说“去留”是指代生死之行为,一下子又说“去留”是指代出走与留下之行为的行为者,究竟指代什么,文中含混不定。
翟南明确地认为:其一,“昆仑”不是指人,而是指横空出世、莽然浩壮的昆仑山;其二,“去留”不是指“一去”和“一留”,在诗人的该诗句中,“去留”不是一个字义相对或相反的并列式动词词组,而是一个字义相近或相同的并列式动词词组;其三,“肝胆”所引申的不是指英勇之人,而是指浩然之气;其四,“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总体诗义是:去留下自己那如莽莽昆仑一样的浩然之气吧!也即是“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意思。
创作背景
《狱中题壁》原文及翻译如下:
《狱中题壁》原文是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狱中题壁》翻译是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
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狱中题壁》创作背景
光绪二十四年1898,是农历的戊戌年,是年六月,光绪皇帝实行变法,八月,谭嗣同奉诏进京,参预新政。九月中旬,慈禧太后囚禁光绪帝。康有为、梁启超避往海外。许多人劝谭尽快离开,但他却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召后来,决心留下来营救光绪帝。
几位日本友人力请他东渡日本,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以流而成,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乏,请自嗣同始。9月21日,他与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杨锐、林旭等五人同时被捕。这首诗即是他在狱中所作。
《狱中题壁》是清朝谭嗣同的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意思是说,我希望逃亡的同志像张俭一样得到民众的信任和保护,更期待战友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大业。我独自横刀,仰天大笑,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恰如巍巍昆仑,雄伟壮丽,气魄宏大。诗虽短小,豪迈之气却直冲牛斗。体现了谭嗣同慷慨赴死的决心和对战友寄予的殷切期望。
戊戌变法虽然意义重大,但注定要失败告终,因为它是由毫无经验和势力的光绪皇帝,带着几个书生和中层官员进行的一场革命,而革命的对象却是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用现在的话说,一个政治上极不成熟的年轻领导,和几个厅级干部,就想发动政变,控制天下,焉有不败之理。这些中层官员既无,又无军权,仅凭一腔热,几点观念,就想轻而易举变法翻天,门都没有,慈禧太后和荣禄、袁世凯们可不是吃素的,他们才是老奸巨猾,翻云覆雨的老政客。
戊戌政变后,光绪帝被囚于中南海瀛台,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日本,戊戌六君子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皆被害。叫得最响的是康有为和梁启超,跑得最快的也是他们。在政变中他们一筹莫展,毫无应对办法。其他人不光没有办法阻止政变,连逃亡的出路都没有,只好束手就擒。只有谭嗣同是个富有的真英雄。政变前敢于独自游说袁世凯擒慈禧、荣禄,胆略过人。政变后,放弃逃生机会,毅然赴死。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而成,今中国未闻有流而牺牲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豪情万状,壮志凌云!真大丈夫之所为也。虽然他选择了死殉变法,却期望其他战友能保全自己,伺机东山再起。他的《狱中题壁》正是要表达这一意愿。
诗中提到了两个人物的故事。其一是东汉的张俭。张俭系名门之后,颇有德名。因检举弹劾宦官侯览而与之结怨,时侯览颇有权势,千方百计寻找机会要报复张俭。正好乡里有个叫朱并的,用上世纪末的话说,是个典型的“二流子”,用时下的词形容,是个不靠谱的二货,因被张俭抛弃而心怀怨恨,于是上奏诬陷说张俭和同郡的二十四人结党,于是侯览抓住机会,想置之于死地,禀报朝廷发文书逮捕张俭。张俭只好逃命,开始流亡生活。但大家都看重他的人品,只要张俭来投,没有不冒着风险接纳的。有一天,他逃到一个叫东莱的地方,住在李笃家里。外黄县县令毛钦得知消息后,带人来到李笃家抓捕张俭,李笃悄悄对毛钦说:“张俭天下闻名,虽然逃亡,但并未犯罪。您忍心抓捕他吗?” 毛钦听后说:春秋时蘧伯玉以自己独当君子为耻,你可不能独自履行仁义!李笃说:我虽行仁义,大人又何尝不是呢!毛钦听后感叹着带兵走了。执法者和窝藏犯居然都争着保护犯人,而且要分享仁义之名,真是匪夷所思。张俭一路逃亡,所投靠的人家,被重刑处死的有好几十人,家族亲属都被牵连而死,但没人出卖过张俭,可见大家对他的尊重甚于自己和家人的命,这在当今时代,简直不敢想像,不去举报领赏就不错了,谁还会傻到拿命开玩笑。 你不招惹谁,骗子还经常上门呢!所以古人很多的优良品质,现代人都丢了,好的没继承,坏的却发扬光大了。
诗中提到的另一个人是东汉的杜根。杜根为人耿直,喜欢较真。永初元年,他被推举为孝廉,后在朝廷做郎中。其时皇帝少弱,和熹邓太后执政,权力集中于外戚。杜根认为安帝已长大,可以亲自理政,便和他人一起上书,希望还政于帝。其实,纵观整个东汉,大部分时期要么外戚执政,要么宦官掌权,因为皇帝大多都是孩子,所谓长大了,也无非就是十几岁,没人辅佐,确实容易出问题。太后家人参政,也在情理之中。杜根是个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人,又很执着,当然不能坐视,于是愤而进言。没想到太后很生气,后果就严重了,朝廷立即派人逮捕了杜根等人,下令用白袋子套住,就在大殿上,众目睽睽之下乱棍打死,以儆效尤。执法之人十分敬重杜根为人,毕竟杜根正直无私,一心为了国家朝廷,于是私下告诉行刑者打的时候不要太用力,打完后又用车把杜根接出城,因此杜根保住了命。太后命令人来检查,杜根就装死,装了三天,直到眼睛里长虫,太后以为他确实死了。杜根才得以逃,隐姓埋名,到宜城山里做了一个酒保。
直到邓氏一族被诛,杜根才得以重见天日,被擢升为高官。
诗中用到两个典故,一方面期望逃亡的同志坚持忍耐,直到机会来临;另一方面希望广大的民众支持变法,接纳投门的逃亡同志。人言该诗经梁启超润色,原诗虽有此意,但并不强烈。经过修改,显得逃亡者与赴死者一样伟大高尚,不免有自我美化之嫌。
《狱中题壁》一诗是爱国诗人戴望舒于1942年4月24日所作。是在日本侵华、全民抗战的灾难的日子,在自己身陷狱中,面临酷刑和死亡时诗人的自白。与前期诗作的灰颓、低沉相比,面对死亡,诗人大彻大悟了生命的真义,为自由和光明,他宁愿赴死,而“他的灵魂”将“高高飘扬”。
《狱中题壁》
如果我死在这里,
朋友啊,不要悲伤,
我会永远地生存
在你们的心上。
你们之中的一个死了,
在日本占领地的牢里,
他怀着的深深,
你们应该永远地记忆。
当你们回来,
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
用你们胜利的欢呼
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
然后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着太阳,沐着飘风:
在那暗黑潮湿的土牢,
这曾是他唯一的美梦。
以上就是小编对狱中题壁的相关信息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