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博推出“数说犀尊”展,以“一物一展”形式解读国宝级文物-每日热门

2023-06-06 00:36:50 来源: 文汇网

围绕一件文物打造集数据采集、智慧融合、互动展示、活化利用于一体的智慧展厅,让前沿数字技术与古老文物联动、“参观者”变身“探索者”……近日,中国国家博物馆对公众开放的“数说犀尊”展览给参观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参观体验。


(资料图片)

国家博物馆馆藏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资料图片)

“犀尊”是指国家博物馆馆藏的西汉错金银云纹铜犀尊,“数说犀尊”展以一物一展的形式,分为五个单元从出土经历、功能特点、铸造和装饰工艺、造型美学等方面对这件国宝级文物进行全方位解读,并突破常规展陈手段,综合运用数字技术带给观众全新体验。

1963年1月11日,陕西省兴平县豆马村的社员用锄头取土时,意外挖破了一只灰色大陶瓮,瓮里立有一尊铜犀牛。犀牛背后有盖,内藏17件其他器物,包括铜镜、带钩、锉刀、花贝等,大多是西汉时期的器物,有鉴于此,专家认为该遗存的埋藏年代为西汉时期。通过对比发现,犀尊的造型、纹饰和制作工艺,与战国晚期的一些文物很相似,因此这座犀尊被认为是战国遗物。在该出土地点周围并未再有其他考古发现,据推测可能是因战乱或其他缘故而仓促掩埋,这也给犀尊的来历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这座错金银云纹铜犀尊呈昂首伫立状,硕背宽胸,体态丰满;四足短肥,粗壮有力,三瓣蹄趾清晰可见;臀部隆圆,短尾微曲;双耳上耸,状似倾听;双目黑亮,目光沉静。整体造型极具张力,塑造了一个在那个时代并不多见的勇猛沉郁,而不失狡黠灵动的犀牛形象。

展览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研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感受犀尊的文物价值

国家博物馆“数说犀尊”策展人、研究馆员朱晓云介绍,此次展览最大的特色是运用数字手段让文物活化,同时也让观众从参观者变成探索者和参与者。展览综合运用高清三维扫描、增强现实、环境监测等技术,直观呈现文物高清细节和科学研究成果,让观众从视、听、触、互动思考等多维度感受犀尊所承载的价值。同时通过互动导览设备将“数说犀尊”展厅与陈列原文物的“古代中国”展厅联动起来,使观众的视野从一个展览延伸到多个展览,切身感受历史文物焕发的新活力。

观众可参与体验的手持3D扫描系统

国家博物馆研发的多样性文物智能采集三维扫描平台

国家博物馆数据管理与分析中心主任李华飙介绍,目前,国家博物馆文物三维采集主要是利用高精度非接触式扫描仪完成模型点云数据采集,并通过精准纹理映射方式完成模型的高清贴图。在此基础上,再对文物三维模型进行渲染,最终形成渲染级、浏览级、研究级、复制级数据资源,以满足不同程度的数据需求。

藏品的三维数据在博物馆多种场景中得到使用,助力博物馆藏品管理、展览,科研、文保、社教、文创等各领域发展。此外,藏品的数字化模型,还可以广泛应用于在线展示、沉浸式展览,以及文物虚拟修复和数字化保护等众多领域,为藏品的长久保存、永续利用提供了广阔空间。

“数说犀尊”展览位于北16展厅,为免费开放的常设展览。

展览现场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