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7 14:12:09 来源: 中国经济网
(相关资料图)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7日讯(记者 郭文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如既往强调创新,进一步增强了各界加大科技创新投入的信心和决心,这对于基础研究及高新应用技术研发都将产生持续深远的影响。” 3月5日,聆听政府工作报告后,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感触颇多,更加坚定了她持续创新的信心与决心。
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李燕。(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近年来,我国加速推动由“医药制造大国”向“医药制造强国”转变,国内医药创新氛围浓厚、创新药企活跃,每年申请临床试验的新药数量大幅增长,上市的创新药数量屡创新高。相伴而生的新问题便是,国内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能够承担全球多中心临床研究者更是少之又少。李燕代表分析:“这主要与现有的医院培养、医院绩效考核等机制密切相关,不利于研究型医生的培养。比如,新型口服抗肿瘤创新药的临床研究数据观察,需要较高频次的实验室检查和住院治疗,在此种情况下,常规医院的年度考核模式导致临床研究医生在繁忙的工作中只能重患者治疗而轻临床研究,由此产生的连锁反应是,创新药临床实验得不到优质的医疗资源支持,步履维艰。”
“研究型医生是创新药物从实验室走向临床的关键,是推动创新药研发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也是解决优质临床资源不足,改善重大新药创制能力不足的关键。”李燕代表总结,高水平临床研究医生紧缺制约创新药物研发进展,建议建立健全研究型医生培养机制。一方面,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研究型医生的培养体系建设;同时,转变医院管理理念,划分研究型医院和临床型医院主要职责,保障研究型医院的研究任务,建立合理的研究型医院管理、培训、考评机制。另一方面,拓宽研究型医生培养渠道,让更多人加入到研究型医生的队伍中来;同时,加快研究型病房的建设,让研究型医生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