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点亮智慧渔业-全球百事通

2023-03-30 14:11:29 来源: 央视网

春暖花开,各地渔民陆续进入“春播”的黄金窗口期。农时不等人,现在是农民最忙碌的季节之一,也是渔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然而,传统的“汗水渔业”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渔业的需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渔业也在不断升级,更具有科技含量,渔民们正在用科技点亮智慧渔业。今天,我们就从一个小小的蟹苗说起。

春季是蟹苗投放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在江苏省泰兴市,养蟹10年的“老把式”余承波和上海海洋大学的马旭洲正在指挥工人们紧锣密鼓地投放蟹苗。投放前,蟹农们首先要将不合格的“老头蟹”、残蟹、弱蟹全部筛选出去。


(资料图片)

余承波投放的蟹苗可不一般,它是“江海21”中华绒螯蟹,由上海海洋大学历时10多年时间才选育成功,可以说是科技的结晶,所以蟹农们说今年很忙,但是忙得有信心,忙得有盼头。

“江海21”先后获得过中华绒螯蟹国家级良种、上海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奖项。而在泰兴独特的江沙水质环境里长大的“江海21”又是蟹中精品,被老饕们称为“江沙蟹”。

江苏省泰兴市江源农牧有限公司董事长余承波:“明显的是大闸蟹的特征不一样,脚长、肉厚、壳形小,再加上独特的养殖环境,大闸蟹口感微甜,营养丰富。”

虽然“江海21”如今大名鼎鼎,但是几年前它在泰兴却推广得十分不易。因为泰兴曾经是江苏省内最不适合养蟹的地方之一,问题恰恰就出在后来让它名声大噪的江沙上,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副教授马旭洲:“因为高沙土含沙量高,渗水比较严重,保水性比较差,要经常往里加水,现在基本上每天要加10-20厘米水。”

要想养好蟹,水草是关键。但是泰兴的高沙土渗透性强,水大量流失非常不利于水草的生长,自然也就无法养好蟹了。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余承波又请来了上海海洋大学的专家们。

马旭洲:“草得施专用的肥,我们采取测水施肥,测水之后,发现缺哪个补哪个。经过3年以后,我们基本上掌握了规律,我们让草快长,草只有快长产生的氧气才多,而且它净化水质好,它快长过程中吸收的氮、磷也多。”

除了专家的现场指导,各种现代化技术、智能设备的运用也让泰兴江沙蟹实现了标准化养殖。

余承波:“以前我们养蟹全部靠场长凭经验来看,现在基地基本上实现了智能化,全程的水质和溶氧的监控。还有自动化提升,原来我们喂料都是人背,现在都采用无人船、无人机进行投喂,这样大大地提高了河蟹养殖的标准化。河蟹的规格都非常匀称,大小都差不多。”

就这样,依靠产学研融合发展,专家和蟹农们一路攻关,突破了高沙土养蟹的22类主要技术瓶颈,终于找到了在泰兴养蟹的独门秘籍。2020年12月,泰兴江沙蟹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为当地特产。如今,泰兴江沙蟹养殖面积达33000亩,产量4000吨,已成为产值超4亿元的富民产业。科技让这片原本不适合养蟹的地方成了著名的产区,也让当地蟹农找到了致富的金钥匙。在这个忙碌的春季,蟹农们投放的是蟹苗,收获的是满满的希望。

就在江南的蟹农们忙着投放蟹苗时,远在千里之外的福建省渔民们即将迎来丰收。这里是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它被誉为中国的“鲍鱼之乡”,在全国出产的每三个鲍鱼中,就有一个来自连江。

“福鲍1号”是福建研发的国内首个,同时也是最大的深远海鲍鱼养殖平台,它于4年前投入使用。鲍鱼苗被放在水下这样的笼子里,由人工投喂海带等食物来喂养。很快,经过两年半风浪洗礼的鲍鱼即将出水上市。在“福鲍1号”上,鲍鱼至少要养到两头鲍大小,也就是半斤以上才会出售,这样才能保证个头大、肉质鲜美。

今天的喜悦来之不易。因为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连江渔民主要是在近海养殖鲍鱼,结果由于密度过高导致水质污染、病虫害频发、鲍鱼品质下降,这一系列问题像一块块大石头压在渔民们心上。

福建省福州市连江县副县长刘麟翔:“近年来,我们近海养殖空间开发比较饱和,在有限空间里面,生态的承载容量已经达到了极限。群众养殖过程当中,必然会相对不太注意,为了追求单纯的眼前利益,可能会对环境造成一些负面影响。”

福建中新永丰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永寿:“会造成产品的质量降低,因为密度太高,死亡率太高,他们投入的资金有可能连本都赚不回来。”

于是养殖户们把目光投向了大海深处。他们为鲍鱼选的新家在连江东洛岛西南,距离海岸五公里。如果搬家成功,那么将使得养殖空间从过去的一万公顷一下子扩大到14万公顷。不过,想要搬家并不是那么容易,因为过去近海养殖所用的渔排并不适合深远海。

吴永寿:“传统养殖模式不适合外海风浪大或者台风,抗台风能力差,所以我们要转到深远海养殖平台。”

于是“福鲍1号”问世了。这座海上巨无霸重约1000吨,能抵御15级台风的肆虐。它分为三个部分,水上部分高度约8米,包括起吊装置和浮在水面上的操作平台;水下部分包括浮体和养殖笼。鲍鱼们的“房间”分布在水深8米左右的深海里,这是确保品质的完美深度。

4年前,连江县决定把鲍鱼养殖从近海挪到深远海,但这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搬家。深远海养殖不仅要有坚固的平台,还要有更高水平的养殖技术和管理能力。为此,“福鲍1号”配置了水质监测、自动增氧、远程数据传输系统等设备,有了这些科技手段的加持,渔民们在岸上通过手机就可以实现智慧养殖了。

吴永寿:“如果溶氧量降低了,我们就自动启动供氧设备。水温我们改变不了,但是我们会提前调节饵料投喂量,水温适合的时候多喂,水温太低的时候少喂。”

按照传统的养殖方式,工人在投喂鲍鱼时,需要靠人力把笼子从水下费力地提升到海面上,然后再凭经验投喂食物,既辛苦也不太科学。如今在机械化、数字化、智能化的赋能下,渔民们养殖鲍鱼有了数据支持,所以养得明明白白、轻轻松松。

除了在平台养殖鲍鱼以外,渔民们还在“福鲍1号”周围套养了许多海带。这些星星点点的下面就是海带。大量的海带像海底森林一样,吸收鲍鱼的排泄物,净化水质,增加周围水体的溶氧量,因此污染大幅减少,使得鲍鱼的产量、质量不断提升。这意味着深远海养殖模式取得成功。目前,包括“福鲍1号”在内,连江县已经投放了“振渔1号”、“定海湾”系列、“泰渔”系列等10台(套)深远海养殖平台,累计可养殖水体近16万立方米,对于未来连江也有了更为清晰的规划。

通过几年的探索,连江在科技化、产业化、品牌化方面已经探索出了一条深远海养殖的新模式。从渔排到大型机械化平台,从近海到远海、深远海养殖模式为连江的渔业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也为他们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

刘麟翔:“通过近两年来的探索,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信心。特别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提出来了要建设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深水网箱和养殖工船等深远海养殖,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一定要进一步推动深远海养殖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走出一条深耕蓝海、向海图强的富民之路。”

一分耕耘,一分勤勉,一分收获。正所谓“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春天的勤奋耕耘才能换来秋天的累累硕果。不过在现代化的今天,勤劳这两个字的内涵也和以前有所不同。渔民们不仅要勤于动手劳作,还要勤于学习创新,努力掌握科技手段,从靠经验变为靠数据,从“汗水渔业”向“智慧渔业”转变。可以想见,在科技和传统的结合下,未来的渔业一定会更加高效、更加智能、更加可持续。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