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聚看点】小糊涂仙今年上市梦或成空,掉队多年后百亿目标如何兑现?

2023-05-26 11:27:37 来源: 港湾商业观察


【资料图】

《港湾商业观察》王心怡  曾经辉煌过的小糊涂仙,在行业发展迅猛的这些年里,似乎有些沉寂。公司接连喊出的业绩口号进展如何,由于缺少相关数据难以得出结论。但一眼看去,30亿、50亿、100亿的小目标似乎并不是轻易能实现的。  01  “新高度”对比“老高度”?  近期,小糊涂仙旗下产品迎来升级。小糊涂神52%vol500mL及小糊涂神38%vol500mL升级了外观,公司表示其酒盒外包装视觉效果与质感提升、酒瓶视觉效果升级瓶盖质感升级,本次产品外观升级不影响酒体质量。在京东小糊涂仙官方旗舰店,也贴出了新旧包装随机发货的说明。  相比较公司前一段时间的“动静”,市场对于小糊涂仙的期待,或许不止于升级个包装那么简单。  2023年度小糊涂仙酒业集团优秀合作伙伴战略峰会调门不低。公司表示,2022年,小糊涂仙战略布局创新与品类矩阵创新双轮驱动,在传播、品质、差异化优势打造等方面创新探索,迈出高质量发展坚实步伐。  小糊涂仙酒业集团董事长黄震宇在致辞中指出,诸多挑战之下,2022年小糊涂仙凝心聚力,“选择了坚信彼此、相互成就;选择了坚持‘共生共享’的价值导向;选择了坚定走好长期主义和客户主义的发展道路”,在全体优秀合作伙伴、全体同仁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优异成绩。2023年是小糊涂仙“十四五”发展阶段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黄震宇表示,将继续深化践行“1235”战略,坚持贯彻高质量发展方针,加大创新改革力度。  小糊涂仙酒业集团董事、副总裁梁国杰提出,2022年小糊涂仙酒业集团围绕高质量发展主题,深度落实“五个创新、两个变革”,以创新驱动品牌升级,不仅圆满完成了年度既定销售目标,实现业绩增长25%,更推动品牌建设多维度升级,品牌形象、工艺技术、消费体验均实现了差异化新高度。  在小糊涂仙的“老粉”们的视角里,对于“差异化新高度”的说法,可能会想的更多一些。毕竟在2003年,据说营收30亿元的小糊涂仙,被市场津津乐道“超越过茅台”,那是“老高度”。但如今,小糊涂仙的体量似乎并未得到太多的市场关注。  曾有消息报道称公司目前年营收为5亿元左右。根据企查查信息,小糊涂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的营收为8.67亿元。不知这一数据是否接近,但这样的体量在市场上的确不起眼。  小糊涂仙近年的经营状况一直是个“谜”。相比之下,公司的目标口号倒是清晰一些。目前通过公开信息能检索到的是:2023年实现30亿,2025年实现50亿,2027年实现100亿。无论以2021年8.67亿元,亦或是权当2023年30亿元的目标已然实现为基数,到2027年百亿元的目标若能实现,想必当是一场白酒行业的佳话。  02  2023年上市似乎希望不大  但从现实的角度考量,白酒竞争愈演愈烈,多少上市酒企还未能圆百亿梦,小糊涂仙可以吗?  按照此前小糊涂仙所提出的,2023年,公司将实现A股主板上市。但目前市场上尚未有相关的消息,看来在销量目标落实之前,公司的上市目标没能按照预期进行。  事实上,诚如外界所观察的,在上市这一目标上,小糊涂仙已经不断食言:2016年,小糊涂仙首次表示争取2019年之前完成上市。今年已经快过半了,看起来小糊涂仙又要失信了。  除了上市进程与销量,小糊涂仙让市场摸不着头脑的还有其“在茅台镇生产浓香酒”的形象。小糊涂仙目前在贵州省遵义市的仁怀茅台镇、习水土城镇及四川省泸州合江县创办三家酒厂。其浓香产品主要产自酱香云集的茅台镇,而其酱香产品则主要产自习水土城镇。  小糊涂仙表示,公司坚持“两浓两酱、浓酱并优”的产品战略,凭托赤水河流域得天独厚的朱砂土壤,精选优质特产糯高粱、纯净甘美水源为原料,秉承厚积千年的传统酿酒工艺,结合现代生物技术,精酿出独树一帜的小糊涂仙系列优质白酒,成就“小糊涂仙”、“小糊涂仙·睿”、“心悠然”等全国性知名品牌,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  从目前市场传出的营收规模来看,公司的两浓两酱市场份额或许并不高,尤其是如今酱香酒市场竞争之激烈。而公司所处另一条浓香酒赛道,虽市场需求旺盛,但巨头也不少。  酒类营销专家、白酒行业分析师蔡学飞向《港湾商业观察》表示,浓香型依然是中国最为主流的白酒香型,考虑到中国白酒是典型的风味饮品,有着较强的口感依赖,因此,浓香型,特别是浓香细分产区内名酒,以川派的五粮液、泸州老窖、江淮的古井贡酒、洋河等,依然有着不错的发展前景。  蔡学飞指出,小糊涂仙在茅台镇做浓香是有历史原因的,现在重点发力酱香也符合酒类消费多元化趋势,总的来说,小糊涂仙在中国酒类的营销历史中发挥过阶段性作用,也是营销时代的产物。目前来看的话,作为区域中小酒企,小糊涂仙在全国市场无论品牌价值,还是企业体量与盈利能力都不强。  据企查查显示,小糊涂仙酒业(集团)有限公司目前涉及254个司法案件。其中84.65%的身份为原告,而83.86%的案件案由为“侵害商标权纠纷”。《港湾商业观察》也就相关问题联系公司,并未得到公司方面回复。(港湾财经出品)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