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3 20:18:56 来源: 互联网
最近小编看到大家都在讨论职务消费_企业员工福利包括哪些 相关的事情,对此呢小编也是非常的感应兴趣,那么这件事究竟是怎么发生的呢?具体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关于职务消费_企业员工福利包括哪些 事件的相关信息,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吧!
职务消费(员工有什么福利)
(资料图)
文/陈中海
只要有公权力,只要有专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人,“职务消费”就会存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这方面的制度和规定,抑制过度的“职务消费”是官员管理的重要内容,但效果并不理想。
岗位补贴
在古代,官员的收入习惯称为俸禄。按照最早的含义,它包括了工资和薪水。薪水就是钱,薪水就是食物。这是因为早期官员的收入往往是以货币化和实物结合的形式发放的。比如汉代实行“半钱半粮”制度。宋代以后,官员的收入以金钱为主,粮食为辅。
考察历代官员的俸禄,俸禄薄是基本特征。东汉时一个法警“一月俸禄,得二十粟两千”,只能养活两人一马。晋朝官员的收入也很低。晋武帝说“今在位者,不为他人谋”。元朝时,一个九级官员“一月只领六天的粮食。“在明朝,一个七级知府的名义工资是每年90石大米。这些收入被转换成货币和大米进行分配,这被称为“颜色折扣”。最后,他可以得到12石大米和27.5两白银。他只能靠这些衣服和糙米生活。
但是,工资只是官员收入的一部分,官员往往在工资之外还有很多补贴。魏晋以前没有等级制度,但很多官员都有爵位和封地,可以在封地内享受一定数量的食邑。比如“万户侯”就是拥有一万座美食城的侯爵,有爵位的人可以“衣食纳税”,这是对官职俸禄的重要补充。
魏晋以后,官阶制度逐渐固定,食邑爵位成为一种荣誉,官职补贴以其他形式发放。隋朝九年(589年),朝廷颁布诏令,将公有土地分配给京外官员,随后将这一制度扩展到京内外所有官员。其中北京的官员分公地2到26公顷,北京以外的官员根据等级分公地1到40公顷。出租公共土地的收入实际上是一种工作补贴。
后来唐朝官员的收入结构几次调整,形成了批地、俸禄、薪材制度。薪材包括月俸、料钱、杂费等项目,其中料钱专门用于公务支出,在官员总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
宋代官员的收入除了大臣的钱之外,还分为常俸、增薪和职田,这也是一种“职补”。支付标准由官员的级别决定。到了明朝,各地在正常的税收之外,增加费用是非常普遍的。海瑞被任命为淳安知府,每年的正税只有925两。但前知府一年收12950两,各种“乱收费”是正税的十几倍。正税上交国家时,多收的税往往以各种补贴、办公费的名义发放。
清朝引入公费守廉制度,主要用于官员的生活补助和衙门的日常运转。这些收入的比例越来越高,超过了正常的工资。有学者研究过,在清代汉族官员的固定收入中,俸禄仅占22.2%,守廉钱占68.3%,公费占9.5%。
官方招待
“职务消费”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公务招待费。
早在周朝就设置了天官,负责餐饮、饮食、兽人、渔民,并负责举办重要的晚宴。自周朝以来,每逢元旦,都会举行官宴。不仅官员参加,而且一些家庭也被允许携带。宫廷还会在冬至、寒食、重阳节等重要节日举行宴会。此外,皇帝的登基、生日等。还会设宴庆祝。
官员私下打招呼,也很频繁。《汉书》记载:“官或居官数月后退,辞旧迎新,过马路。”《后汉书》记载:“易择代,迎新送旧,疲惫不堪,或官庙空冷清,无人涉。”这种打招呼、送东西的风气在南北朝时期甚至被“制度化”。当时有个“亲友资源网送朋友送朋友”的潜规则,就是官员上任或离任,每年都要派人去送礼,期限一般是三年。也正因如此,有的州县干脆成立了“亲友资源网送友”专门负责此事,“全民出钱、出钱”。
唐代官员的升迁需要一种特殊的“烧烤宴”。它名字的由来是人的地位突然改变了,就像老虎变成了人,但尾巴还在,所以被烧死了。这种宴席极尽奢华,唐代魏菊园举办的“烤尾宴”的菜单一直保存至今。菜品包括凉菜、炒菜、烧烤、汤、甜品、糕点等58道菜,比普通家宴更为隆重,费用多由公款支付。
过去,唐朝的官员没有“工作餐”,但有类似的做法。《国语》记载:“楚成王闻不如夕,设一堆栗子脯,一筐羞辱。至于此,殷秩也。”唐太宗李世民“勤政治天下”,规定官员不仅要早一点上朝,而且还经常耽搁,于是下令人在宫外走廊“谈薄膜”,相当于一顿工作早餐。到宋代这一制度固定下来时,不仅朝臣可以享用这样的饭菜,普通官员也可以称之为“轩餐”。这一制度在元明时期也有实行,明朝的官员通常在奉天门或武英殿用餐。在清朝,许多 *** 官员干脆设立“ *** 食堂”。阿清官员欧阳赵雄在《春水窗》中描述了一个河流机构设立的食堂,称“其美食供应至午夜,有数百个小碗”。场面非常宏大。
除了“工作餐”,官员们还经常有其他聚餐。宋代有“旬立”制度。官员们可以用公款每月聚餐一次,费用从大臣的钱里支付。宋朝 *** 还明文规定“凡查或议公务、外出郊区劝农等之人。,允许吃公家宴”,这就给公款吃喝开了绿灯。所以宋朝的官员都是大吃大喝。在朱茵对北宋大臣金钱形态的分析中,李青三年(1043年),西北蔚州有公款每月吃喝五次的记载。
这种情况在清朝越来越严重。《道县环》的作者张曾担任陕西漕路总督,安被称为“地道”。凡是去 *** 、新疆、蜀都要经过这里。据张说,“有路人时,都是按粮道组织的”,“每次演出都是两班倒,上桌五桌,中桌十四桌。上桌要燕窝烧烤,中桌也要鱼翅海参”。当时大鱼的每条尾巴要四五千人民币,酒席上也少不了其他的白鳝、鹿尾。“每一次宴会,甚至是演出的价格、报酬和各种宴会费用,”
张在主管陕西省粮道时,曾感叹“被派去迎客,终日赴戏宴”,“几乎天天花在喝酒喝酒上”,接待费算下来“一年在五万人民币左右”。
公款旅游
古代交通不便,诏令、公文、书信的传递都成了问题。官员去外地任职或出差往往是一件大事。这些交流和出行的需求并不能完全靠个人的能力来解决,所以国家建立了相对完善的驿站体系。
驿站制度在秦汉时期初步建立,到唐代完成。在这个国家的主干道上,每隔30英里就有一个邮局。据《通典》统计,唐玄宗年间全国共有驿站1639座。宋代的驿站制度更加完善,分为住、亭、驿站等。元代的驿站被称为“驿站红”,明朝更重视这一制度。朱元璋称帝后,立即下令整顿全国的驿站,将“驿站红”改名为“驿站”,并颁布了《驿站通信条例》,细化了驿站的接待标准。河间地区的乐城驿站、东平地区的太平驿站、扬州地区的广陵水怡驿站、悠游资源网等著名驿站在全国各地涌现。
古代官员多为文人,参与政务时喜欢抒发对山川的感情。邮局成了他们“半公半私”的出行工具。唐朝有很多诗人和散文家,从李白、杜甫和白居易到许多不太出名的诗人和文人,他们写了大量关于全国各地风景的诗歌。如果没有官方驿站,他们很难涉足如此广泛的范围。韩愈在诗中说“府西三百里,后亭同鱼鳞”,白居易写“灯穿村城,乐去后楼”。什么声五里,不再归苏州”,可见驿站分布之广。
依托发达的驿站,苏轼游历了陕西凤翔、江苏吴江、河北宝县、海南昌化等地,足迹遍布中国。明清以后,出现了徐霞客这样的旅行家。
文人墨客创作了大量与驿站相关的作品,其中李白的绾湾溪亭、王波的白下驿、唐少府、杜甫的季枫驿站、李商隐的西郊之行等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也有“题壁诗”。今天的学者王耔写了这种“泥墙墨书”
查,阿清人,从北京南下,沿途经过许多驿站,一路写作。当他写完的时候,他把它写在了邮局的墙上。一趟下来,甚至有60首诗,还出了一本名为《书名集》的书。贴墙上不仅有相对较短的诗歌,还有大段的文章题写,如李白的《古书亭记》、柳宗元的《贴墙记》、刘禹锡的《关城贴纪》等。孙桥的唐代名作《赞美城隍》也是这些作品之一,被称为晚唐文学的代表作。
积弊已久,无法根治。
然而,公款娱乐和公款旅游除了方便文人吟诗作对、纵情山水之外,也带来了许多弊端。
《清稗笔记》讲了一个故事。有一个习惯性的骗子叫钱火武。有一次,从广西到浙江要走3000多里。路费是一笔很大的开支,他想到了 *** 邮局。不知道吴倩从哪里找来一个广西巡抚衙门的信封,塞了废纸,外面粘了鸡毛,弄了一套竹筒,背上一个黄袋子,扮成 *** 使者,一路走官道,畅通无阻地经过了几个省。食物和饮料都由邮局提供。
其实明清的驿站制度还是比较完备的,不容易进去。除了把自己打扮成信使或者官员,还得出具调查,相当于工作证和介绍信。勘测书是专门给特殊人群的,但由于管理不严,有人把它卖掉或送人,也有人伪造勘测书来钻空子。
这只是制度上的漏洞,相关制度造成的浪费和腐败更是触目惊心。以驿站为例,其费用全部由国家财政承担,成为巨大的负担。《明会典》记载,改革时期,张整顿全国驿站制度,仅精简1/3,节约经费94.2万。当时户部每年银行收入只有300万左右。
况且公款吃喝,历代都很难控制。汉景帝统治时期,有几年歉收。但官员还是用公款吃喝,汉景帝还要下诏书,谁接受公款宴请,当场免职。汉武帝宣帝出差时,招待不周,铺张浪费,朝廷下诏进行“通报批评”。宋代《清源条规》中,对公款娱乐有详细的规定,其中一条就是官员用餐只能用“饭票”,类似于“饭票”。用餐标准也有规定,超标的要查处。
然而,人为因素对于系统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如果制度关系到被执行人的切身利益,执行的效力就会因为这种影响而发生变化。高层决策者都希望下面有一个廉洁高效的官员队伍,也希望官员通过制度约束来约束自己。然而,这种约束往往很弱。如果收紧,稍一放松就会立刻反弹。
归根结底,这些现象的存在与中国人和中国社会的一些特点有关。中国叫“熟人社会”。人们习惯于不通过制度和规则,而是通过个人关系来相互接触。人情大于法治和制度。自古以来就流行“有人办事容易”“只要有人不办事”的观念,所以人们愿意在维护各种关系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资源,从而为这些地方送吃送喝,送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