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梅社区课堂”2.0版交出首份答卷,带来了哪些金点子?

2023-06-11 21:56:08 来源: 上海徐汇

5月末6月初,同济大学城市城乡规划专业的学子们交出了“虹梅社区课堂”2.0开课后的首份答卷。这是他们在深入社区调研近3周后,给出的城市微更新设计初稿。

5月26日、6月1日两赴桂林苑,5月30日来到华悦家园,同学们把针对社区公共活动空间、配套公建、景观风貌等精心设计出“微更新”方案带到两个小区,向居委干部和居民代表进行方案宣讲,并制作成展板布置在小区公共空间,面向更多居民进行方案介绍并征询意见。

目前,居民意见征询阶段已告一段落,同学们正抓紧时间根据居民的反馈意见进行最后的方案调整。


(资料图片)

下沉基层实地调研

有信心拿到居民面前展示的,是同济学子下沉到基层进行扎实的实地调研后所做的方案。

此前,经过摸排虹梅街道各个小区情况,学校最终选择了虹梅街道辖区内的华悦家园和桂林苑两个小区,开展调研活动。5月中旬第一次拜访社区,同学们在教授和居委干部的带领下参观了华悦家园、桂林苑两个小区及周边环境,并与部分居民进行访谈交流。

课程要求学生们实地走访调研,根据场地现状、居民意愿、周边规划等,结合所学的专业知识开展城市微更新设计。于是,接下来同学们多次自发来到社区,深化对小区基本情况的认知、理解人群需求、了解周边环境。

作为华悦家园调研组一组学生组长,马启程深有感触:“通过这次走进虹梅街道的社区微更新,我进一步体会到了规划的人民性,同时也体会到社区微更新设计是带有‘两个面向’属性的,一方面它面向街道与社区居民,是最贴近百姓、最接地气的,要求设计满足小投入、大提升的需求;另一方面它面向城市与历史文脉,是需要精心调研、细致思考的,要求设计体现在地的特性,回应社区居民本身的具体诉求。”

华悦家园

作为虹梅最大的动迁小区,华悦家园人口结构复杂,人群特色值得调研,而丰富的周边项目如上澳塘“彩虹桥”、全州路景观广场等,为学生提供了结合周边环境改造、进行一体化提升的机会。

“在本次社区微更新课程中,我们有幸参与到了华悦家园小区入口的更新过程里。”李堃钰同学表示,“在设计过程中,我们与居民们进行交流访谈,共同探讨小区入口更新的新可能,感受到了小区居民们丰富的创造力和对小区的热爱。通过这次实践,我们还学会了如何让设计更有‘烟火气’地走进社区,让设计贴近民生,改善人们的生活。”

杨舒捷同学则表示:“我们在社区与居民交流访谈的过程中,感觉到居民对小区改造的热情和关注,也感觉到了居委和街道对小区改造的大力支持。在方案讨论的过程中,我们也时刻谨记居民和居委会的需求,并融合自己的创意,做出了比较有特色的方案,并根据居民的意见不断改进。”

参与方案宣讲会的华悦小区居民代表徐耀国,感受到了同济学子的用心与创意,“提升美丽华悦、美化家园环境,互动讨论,集思广益,把小区的2个门头设计得有特色、大气,符合现代生活品质,使居民安全有序进出小区,这是老百姓所希望的,谢谢!”

桂林苑

桂林苑则属于老龄化社区,建成年代较早,小区内有泵站、老年活动室、凉亭等多处小型闲置空间。对于街道与学校来说,如何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也是一道有代表性的课题。

同济学子此次针对桂林苑的微更新做出了两套方案。两种设计思路各有千秋,居民们对于选择哪个方案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社区交流让我们感受到了居民们对于社区微更新的热情以及期望,带来压力的同时也激励着我们更好地完成本次方案设计。”舒明琦同学直言,“在交流中,居民们对社区绿化的设计、沿河空间的改造和活动场地的功能都表达了丰富的想法,居民们提出的想法和补充的信息为我们本阶段的方案深化作出了良好的指引,基于这次交流汇报,我们将更用心地设计、完成更好的方案!”

努尔孜亚·巴克西同学表示:“有幸深入桂林苑,和各位热心负责的社区工作干部与桂林苑的居民们进行了深度的访谈与调研。在这次的学习中,以往一直是‘纸上谈兵’的我们得以结合实际,通过实地的走访、测绘与访谈,增长了自己的专业技能,了解了社区微更新工作的实际操作流程,在访谈调研的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社区居民的热心意见和反馈,从而得以完善我们的设计,真正做到服务于民。”

桂林苑居民区党总支书记侯雅琴感叹道:“微更新课题不仅仅是空间层面的更新,更包括社区精神层面的共建共享,无论是老人、小孩,还是上班族,人人都能参与社区变好的过程,享受它带来的价值,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希望桂林苑通过‘微更新’,重焕活力!”

社区微更新

6月中旬,本期虹梅街道与同济大学合作共创“创新社区课堂”就要结课。从校园实习基地走出来的社区空间微更新方案,正将理论知识融入现实社区治理,为社区更新注入专业力量与年轻创意。下一步,这些金点子如何走出纸面、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让我们共同期待!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