酱酒圈的黑马跑不动了?上海贵酒陷增收不增利泥沼,陈琪曾辞任总经理-热头条

2023-03-21 17:21:00 来源: 新浪财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2023年,上海贵酒忙碌了起来。  1月,上海贵酒·君道贵酿全新代言人广告陆续登录央视CCTV-1、CCTV-2、CCTV-4、CCTV-13等频道黄金时段,旨在提升品牌建设。  2月,上海贵酒旗下产品在酒业青云奖颁奖典礼、酒业创新与投资大赛上获得多个奖项。  3月,在君道贵酿年度尊享盛典上,上海贵酒股份总裁鄢克亚表示,作为一家融合经典与创新的酒业集团,上海贵酒始终以创新引领行业变革,驱动品牌发展、推动组织发展,坚持用世界一流的消费品品牌运营理念高质量经营白酒。  2023年,白酒行业进入疫后复苏通道。此前,浙商、华泰等多家券商指出,2023年白酒有望迎来基本面改善和周期向上,经济回暖和消费复苏下基本面仍存超预期可能,酒企经营近况也普遍较为乐观,白酒或迎来强投资机会。  与此同时,白酒行业也在持续进行强分化,酒企之间的位次竞争愈发加剧。其中,以“年轻、创新、时尚、国际化”为品牌定位的上海贵酒(证券简称:岩石股份)发力酱酒领域,因其较快的发展速度被业内定义为黑马选手。  但是,上海贵酒一边是高歌猛进的业绩与股价,另一边则是褒贬不一的评价,存在着不少争议与短板。  酒类营销专家肖竹青也曾表示:“在资本市场上凭借各种概念不断推高股价的岩石股份,是需要消费者和投资人、渠道商提高警惕的一个对象。中国真正做酒的企业都需要一种工匠精神、时间的积累、一代一代地传承。白酒行业是一个老实人的行业,不是做概念、务虚就能做大的。”  上海贵酒何许人也?  上海贵酒可以说是“半路出家”。2019年,岩石股份向白酒产业转型,转战白酒销售业务,公司名称也变更为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但股票名仍为“岩石股份”。  值得注意的是,该公司曾进行过多次改名,从“福建豪盛”、“ST豪盛”、“利嘉股份”、“G利嘉”、“G多伦”、“匹凸匹”、“*ST匹凸”、“ST匹凸”、“ST岩石”到岩石股份,再到上海贵酒,可谓是丰富多彩。主营业务也是不断变化,先后涉猎建筑材料、大宗商品贸易、房地产开发、机械设备、互联网金融以及白酒销售等行业,可谓是五花八门。  不过,上海贵酒转型至今虽然只有3年,但是在白酒圈已经小有名气,靠的就是雄厚的资金实力。近几年,上海贵酒整合了一批酒企,比如贵州的高酱酒厂、江西的章贡酒厂,旗下还有十七光年、军酒等品牌,可以说目前已经形成了酱酒、浓香型白酒、露酒等多种品类的酒业综合体。    近些年来,以习酒、郎酒为代表的酱酒头部企业纷纷进行了品牌战略升级,旨在从“产品经营”转变为“品牌经营”。上海贵酒也紧跟步伐,重点进行品牌建设。  2021年,构建了“用未来定义未来”的差异化竞争理念和模式,确立了“年轻、创新、时尚、国际化”的品牌定位。2022年更是定位为品牌年,重点打造品牌升级。  一方面,上海贵酒持续加码央视等顶级平台,从首次登陆CCTV-1到独家冠名CCTV《大国品牌》,再到登陆央视四大黄金频道,在宣传方面下足了功夫。另一方面,通过组织一些大型活动,来进行主打系列产品的推广,同时宣传企业理念。  也由此,近些年的业绩十分亮眼,被业界关注。但走的过快,也就容易不扎实。  陷入增收不增利泥沼  上海贵酒虽说入局较晚,但是赶上了“酱酒热”,旗下君道、高酱等品牌近几年发展速度迅猛。  2021年,上海贵酒实现营收约6.03亿元,同比增长656.81%;实现净利润约6192.8万元,同比增长671.99%。从增幅上来看,为A股白酒行业第一。不过,这也是由于2020年上海贵酒营收太差了,仅有0.8亿元。  但是到了2022年,半年报出炉后,上海贵酒共录得营收4.97亿元,同比增长118.84%,但净利仅录得3659.84万元,同比仅增长5.08%,出现了增收不增利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到了2022年第三季度,上海贵酒增收不增利情况进一步加剧。2022年第三季度,上海贵酒营收为2.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8.7%,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1070.31万元,同比下降了77.57%,一扫之前的光彩。    此前,就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幅较低情况,该公司解释为报告期公司销售费用大幅增加所致。为了进一步推进公司主营业务的持续做强,从2021年四季度以来,公司广告宣传、市场投入和营销人员持续增加,本报告期内公司各业务单元都加强了品牌宣传和推广力度,销售费用的增加对当期利润的实现会产生一定影响。  上海贵酒第三季度报告年报显示,2022年1-9月营收为7.87亿元,同比增加74.16%;而销售费用近3亿元,同比增加了300%。那么,销售费用的猛增,上海贵酒得到它想要的结果了吗?    从区域市场表现来看,上海贵酒走的是全国化扩张路线,以旗下君道贵酿为例,据悉2021年已经建成28家省级机构,开启全国化市场布局。但其2021年报数据显示,销售费用高企情况下,全国化进程并没有实质性进展,营收的大头依然在华东地区,其他区域表现一般,多为新布局市场,需要进一步下沉深耕。    此外,2022年财报显示,上海贵酒前三季度的合同负债为1.236亿元,同比增长147.77%。这是其连续四个报告期内的最低增速,可以看出,上海贵酒的合同负债增速整体呈下滑趋势,经销商的打款热情在降低。所谓合同负债,就是经销商先打款,厂商后发货。合同负债的指标越高,就说明市场对品牌的未来信心就越强。  除了上述问题,“贵”字号商标的争夺也一直困扰着上海贵酒。  “贵”字号商标之争  据酒业内参了解,岩石股份此前并没有白酒行业关于生产、基酒、品牌的基础。但其发展速度之快,除了踏准了“酱香热”的风口,业内人士分析称,在酱酒“缺好品牌”的现状下,其使用的“贵酒”“贵酿”等是最大的因素。  毕竟,提起酱酒,大家大都会联想到贵州,“贵酒”等字眼很容易给产品赋予很强的地域品牌标识与品类属性,在宣传推广方面可以为品牌借势。  不过仅从效果来看,上海贵酒确实收获颇丰。比如其在品牌底蕴不足、产品和产能甚至还存在一部分外购贴牌的情况下,主攻高端与次高端市场的白酒产品价格却并不便宜。如旗下的十六代天青贵酿53°酱香型大曲坤沙白酒500ml,单瓶售价高达1500多元,比一些出名酒企的核心高端产品还贵。  但是“贵酒”的使用也给其带来不小的麻烦。2019年12月23日,贵州贵酒以侵害商标专用权、构成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上海贵酒等三家公司,要求三家公司变更企业名称、停止侵权并赔偿损失。但是2021年8月的一审宣判结果,让贵州贵酒预期落空,其状告“不正当竞争”的诉请被江苏南京中院驳回。之后,贵州贵酒不服一审判决,提出上诉。江苏高院二审以一审认定事实不清为由,裁定撤销原审判决,发回南京中院重审。  显然,上海贵酒还未走出“危险区”。  按照商标侵权纠纷往往是漫长的拉锯战来看,从法律层面很难快速得出结论,但上海贵酒的“身份”,已经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贵”姓之争终究是个隐患,一旦“贵酒”名称被禁,致力于品牌推广的上海贵酒,将损失惨重。  高管变动频频  岩石股份1993年12月上市,曾先后叫作福建豪盛、利嘉股份、多伦股份和匹凸匹,自2001年11月起,公司历经了“七度更名、三度被ST”,现在的公司名字叫“上海贵酒股份有限公司”。  据了解,在鲜言实控的匹凸匹时代,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曾作刑事判决,认定其利用信息优势操纵标的股票价格和交易量,构成操纵证券市场罪,处以有期徒刑3年4个月,罚金1000万元并追缴违法所得。  2015年底,韩啸接替鲜言成为董事长。2017年,匹凸匹更名岩石股份,2018年岩石股份以228.24万收购贵州贵酒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主体更名为上海贵酒。实控人韩啸辞任公司董事长后,曾任职于深圳国企、益海嘉里投资、亚商资本、五牛基金的张佟于2016年继任,后于2019年以个人原因为由,辞去董事长、法人等职务。2021年4月,张佟涉内幕交易被公开谴责,事关岩石股份回购事宜。  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证监局曾于2019年开出罚单。当时,散户张绍波被指利用获得的收购方案消息牟利,关乎五牛基金收购匹凸匹股权。调查显示,内幕信息形成后至公开前,张绍波与上市公司实控人通讯联络十分频繁。  岩石股份多次卷入内幕交易风波,使得高层变动频繁。  张佟之后,陈琪于2019年继任。但2020年7月,岩石股份披露,公司董事、董事长兼总经理陈琪因工作调整原因辞去公司总经理一职,辞职后仍担任公司其他职务,高利风接任岩石股份总经理。  上海贵酒董事长变动频频,不知如今陷入增收不增利泥沼后,后续变动如何。总而言之,想要成为酱酒头部品牌,上海贵酒还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