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焦点!新食品安全法_2021年最新食品安全法

2023-05-04 14:30:25 来源: 互联网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新食品安全法_2021年最新食品安全法 是什么意思,其实他的意思是非常简单的,下面就是小编搜索到的新食品安全法_2021年最新食品安全法 相关的一些知识,我们一起来学习下吧!

新食品安全法(2021年最新食品安全法)在重庆发布2019年11月23日04: 12: 04。


(资料图片)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将于12月1日正式实施。

与2015年相比

最初发表于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草案

《条例》强化了企业的主体责任

实施“刑到人”和保健食品监管。

诸如此类。

这凸显了中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

《规定》有哪些亮点?

请阅读全文。

一个

《条例》修订的背景

2015年4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我国食品安全总体水平稳步提高,食品安全总体形势不断好转。但仍存在部门间协调不畅、部分食品安全标准之间衔接不紧密、食品储运不规范、食品虚假宣传频发等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同时,在监管实践中形成的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也需要总结并上升为法律规范。根据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鉴于存在的实际问题,有必要对国务院2009年7月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进行修订。

2

《条例》修订的总体思路

《规定》在总体思路上主要把握以下几点:

①细化并严格执行新《食品安全法》,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

②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新《食品安全法》实施以来食品安全领域仍存在的问题,完善相关制度措施。

③着力细化流程管理、处罚等内容,夯实企业责任,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法行为。

3.《条例》中进一步明确职责,加强食品安全监管的新规定。

主要有五个方面:

①要求县级以上人民 *** 建立统一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

②强调各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协调配合,规定相关部门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评估、事故处理、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协商、配合和协作义务。

③丰富监管手段,规定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在日常属地管理的基础上,采取上级部门随机监督检查、组织非现场检查等监督检查方式;对于可能掺假的食品,按照现有食品安全标准无法检验的,国务院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可以制定补充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

④完善举报奖励制度,明确奖励经费纳入各级人民 *** 预算,加大对违法单位内部举报人的奖励力度。

⑤建立黑名单,实施联合惩戒,将食品安全信用状况与准入、融资、信用、征信挂钩。

4《关于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标准等基础制度的规定》。

完善食品安全基本制度,有利于提高食品安全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此,《条例》从四个方面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标准制定作出了完善规定:

①加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的应用,规定风险监测结果表明存在食品安全隐患。经监管部门调查确有必要的,要及时通知食品生产经营者,由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自查,并依法实施食品召回。

②规范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制定,明确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不得制定地方标准。

③允许食品生产经营者在标准规定的实施日期前实施食品安全标准,以方便企业安排生产经营活动。

④明确企业标准的备案范围,规定食品安全指标严于国家或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应当备案。

5.《条例》进一步落实了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新规定。

生产经营者是食品安全的之一责任人。《规定》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强调了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

①细化企业主要负责人职责,规定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企业食品安全工作,加强供应商管理、进货检验和出厂检验、生产经营过程控制等。

②规范食品的储存和运输。规定对温度、湿度等有特殊要求的食品的储存、运输应有相应的设备、设施并保持有效运行。同时,规范粮食委托储运行为。

③针对实践中存在的违法发布信息进行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等问题,禁止以包括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规定不得公布无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食品检验信息,不得利用上述信息对食品进行分级。

④完善特殊食品管理制度,规范特殊食品出厂检验、销售渠道、广告管理和产品命名。

6 .《条例》中法律责任部分的完善。

有五项主要规定:

①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到人的重要精神,对故意违法等严重违法行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②细化情节严重的具体情形,为执法中的法律适用提供明确的指引,严惩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

③针对《条例》新增的强制性规定,设定严格的法律责任。

④要求食品生产经营者依法实施召回或者采取其他有效措施降低和消除食品安全风险。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引导食品生产经营者积极及时采取措施,控制风险,减少危害。

⑤细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与公安机关的协作机制,明确行政拘留与其他行政处罚的衔接程序。

7 .《条例》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学校食品安全监管新规。

学校食品安全事关青少年健康,受到社会广泛关注。为细化新《食品安全法》的规定,进一步加强学校食品安全,《条例》规定,学校食堂应当执行原料控制、餐具和饮具清洗消毒、食品留样等制度。,并定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食堂承办者应当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并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学校应当督促承办单位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承担管理责任。

8.《条例》中加强保健食品监管的新规定

保健食品是一种特殊的食品,具有较高的安全风险,因此国家对其实行比一般食品更严格的监管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监管,在新《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条例》主要补充了以下内容:

①不得制定保健食品等特殊食品的食品安全地方标准,防止部分食品生产者以地方特色食品的名义生产保健食品等应当实行特殊严格管理措施的特殊食品,逃避法律义务。

(2)加强生产环节控制,规定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有原料提取、纯化等预处理工艺的,生产企业应当具备相应的原料预处理能力。

③加强销售环节监管,规定销售者应当查验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内容与注册或者备案内容是否一致,不一致的,不得销售;保健食品不得与普通食品或药品混合销售。

9 .《条例》对虚假食品宣传作了新的规定。

为进一步控制虚假食品宣传,条例在新《食品安全法》的基础上增加了以下规定:

①禁止利用会议、讲座、健康咨询等任何方式对食品进行虚假宣传。

②明确非保健食品不得宣称具有保健功能。

③实践中,一些组织和个人擅自发布未取得我国资质认证的机构发布的食品检验信息,欺骗和误导消费者。条例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未依法取得资质认证的食品检验机构发布的食品检验信息,或者利用上述检验信息对食品和食品生产经营者进行等级划分,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违反者更高可处100万元罚款。

10《条例》如何体现“最严监管”要求?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行为必须依法严惩,以儆效尤。近年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不断加大对食品安全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但食品安全问题仍易多发。因此,条例按照“最严格监管”的要求,以《食品安全法》为依据,进一步补充完善了相关规定。

0

一个

严格控制源头风险

《条例》增加了农业投入品风险评估制度,加强了农药、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管理;我们强化了进口食品的风险控制措施,强化了进口商的责任和义务,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源头控制,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

0

2

严查掺杂掺假

针对不法分子采取非法手段进行新设计、假冒伪劣产品和非法添加,食品安全标准制定滞后等现象,条例规定,市场监管部门可以对非标准物质制定补充检验项目和方法,为严格监管执法提供了依据,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

0

严格“惩罚人”

以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只处罚企业,威慑力不强。《条例》规定,除对企业进行处罚外,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实施故意违法行为,性质恶劣、后果严重的,可以并处上一年度该企业收入10倍以下的罚款。

0

严惩不诚实和不道德行为

是信贷市场主体安身立命的基础。《条例》明确要求建立守信联合激励机制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建立严重违法生产经营者“黑名单”制度。目的是通过加强信用惩戒,让失信者难以前行。

0

严厉打击恶意违法行为

《规定》从价值、持续时间、损害后果、主观恶意等方面列举了“情节严重”。的违法行为,并明确要求那些"严重"应受到严厉惩罚。

资料来源: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编辑:杨熹文

声明:除原创内容和特别说明外,推送稿件的文字和图片均来自互联网和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版权:重庆市人民 *** 新闻办公室

平台支持:人民网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