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如何帮助中国农民种一朵花

2023-04-30 17:39:21 来源: 观察者网

电子商务,已然是国家经济发展和民众生产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4月27日,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发布《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22)》。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达43.83万亿元,同比增长3.5%。其中全国网上零售额达13.79万亿元,同比增长4.0%;农村网络零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3.6%。

报告显示,电子商务服务业营收规模达6.79万亿元,同比增长6.1%。电子商务从业人数达6937.18万人,同比增长3.1%。商务部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司司长骞芳莉表示,“以上数据充分表明,2022年,电子商务作为促消费、保民生、稳出口的重要力量,在激发经济活力、促进灵活就业、提振发展信心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


(资料图)

电子商务带来的影响不止于此。数据之外,很多硕果结在田间地头。日前,观察者网在走访山东农村时发现,电子商务正在当地带来一场横贯生产、销售和就业的变革浪潮,它不仅为当地农产品打开了销路,增加了村民的收入,还带来了一些思想方面的改变:例如突破信息孤单和思想茧房,用前端消费者的数据,反哺鲜花等产品的生产。

如今,乡土中国并不“土”,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互联网赋能实体行业,其实很多时候并不需要特别高大上的“黑科技”。有时候,只需要农产品生产者,从用户为中心来思考问题、调整产品——也就是狭义上的产品思维——就可以带来巨大的变化——而中国互联网企业多年来积累的技术和平台能力,恰好又可以为此提供支撑。

“产品思维”下乡,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一个缩影

菏泽市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古称曹州,地处鲁苏豫皖四省交界地区。4月28日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菏泽GDP增速位居全省第二位,顺利实现“开门红”。值得一提的是,菏泽土地肥沃,又有温带季风性大陆性气候“加持”,适宜多种农作物栽培。

近年来,鲜花养殖业在当地逐渐兴起。来自菏泽乡间的鲜花,正通过互联网平台,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全国市场上去。这成为当地一种新兴的产业模式,为当地村民增收提供了更为丰富的渠道。在当地的“百艺芍药”工坊里,观察者网了解到,很多村民以前没有什么收入,只能种地为生,现在则可以将田地提供给养殖企业,并在其中就业。

“在工坊里一天70-80块的收入,一年下来怎么也得有2万多块钱。”有人对观察者网如是说。

这背后是农业多元化发展带来的增益。

菏泽百艺牡丹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海雷对观察者网表示,菏泽是传统上的农业大市,以前主要种植小麦和玉米。以小麦为例,以前一亩地的收入大概在1000-2000多元左右,现在引入了鲜花养殖,并通过盒马等渠道出售鲜切花产品。虽然投入成本比较高,但是现在收益实现了翻番。“每亩每年的收益在3-5万元人民币左右”。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鲜花电商市场规模为896.9亿元,预计2022年达1086.8亿元。上海连锁经营研究所所长顾国建认为,在消费升级的大环境下,消费者会更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鲜花将成为超市继生鲜食品之后又一个能够被消费者高度认可的品类。

工坊里的操作工人

“不要用种植户的角度来种植花”,在郝海雷看来,电子商务很多时候带来的不仅是渠道的变化,还有思维的转变。郝海雷解释道,比如欧洲玫瑰,白帽等产品,在种植户的传统观念中,花太小,观感一般,可能不好卖。但数据显示,终端客户却非常喜欢它们,觉得它们小清新,有特色。”

用户喜欢带来的是种植端的变化,中国农民们开始用“产品思维”来思考问题。

在以前,可能这是农民甚至郝海雷自己都不敢想的——一个市场调研,就把大家难住了。

“我们是种植企业,那种高科技的东西成本太高了,”郝海雷对观察者网表示,市场调研的费用很大,作为生产者他们很难负担,数据分析对他们来说也有门槛。好在现在通过和盒马的合作,他们可以借用这个互联网平台成熟的科技能力——盒马提供前台的数据和分析,他们再通过反馈的数据来改进生产。

每日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