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6 22:40:58 来源: 证券日报
(相关资料图)
对于氢能产业来说,2023年是个崭新的开始,不管是项目开工还是车辆交付,都进入了一个活跃期。在地方政策中,北京近期发布了多项与氢能产业有关的奖补政策,在财政政策倾斜的同时,推动氢储能、加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新型储能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技术和基础,氢能是实现多领域深度清洁脱碳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北京市政府副秘书长许心超5月26日在2023中关村论坛“新型储能及氢能产业发展平行论坛”上表示,发展新型储能和氢能产业是北京市应对气候变化、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实现全球最大的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示范应用,京津冀氢燃料汽车示范城市群首年度上牌车辆超过一千辆。在北京市相关政策的推动下,氢能基础设施建设和氢燃料电池汽车规模化示范应用加快推进,氢能在交通、发电、供热等多领域全场景示范应用进一步推广,重点用户建设储能设施也得到大力支持。
许心超说:“我们坚持科技引领,超前开展前瞻性、战略性技术研究,协同攻关一批绿色低碳关键技术,聚焦推动氢能与氢燃料电池全产业链技术进步与产业规模化、商业化发展,加快氢气”制、储、运、加“技术以及氢燃料电池设备和系统集成等关键技术的创新开发,支持先进电化学储能等高效率、长寿命、低成本储能技术开发,推动实现新型储能向规模化发展转变,强化数字技术与氢能、新型储能技术深度融合,推动能源技术创新范式变革,实现能源创新突破加速。”
根据此前公布的《北京市氢能产业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年)》,北京以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重大示范工程为依托,2023年前,实现氢能技术创新“从1到10”的跨越,培育5至8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氢能产业链龙头企业,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产业链产业规模突破500亿元,减少碳排放100万吨。2025年前,具备氢能产业规模化推广基础,产业体系、配套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培育10家至15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链龙头企业,形成氢能产业关键部件与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建成3家至4家国际一流产业研发创新平台,京津冀区域累计实现氢能产业链产业规模1000亿元以上,减少碳排放200万吨。
在论坛的产业展区,多家氢能企业展示了最新的技术和产品。其中,北京天海工业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公司是世界三大气瓶制造商之一,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车载储氢气瓶产品,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了轻量化车载供氢系统新选择。新研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展台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司此次带来了氢能在船舶动力领域的应用。
中关村氢能产业联盟副秘书长孙浩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氢能产业已初步完成从产业源头技术创新到商业化发展路径的试点探索,全国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已全面启动,并进入第二示范年度,基本实现产业发展“从1到10”的突破。
孙浩天说:“本次论坛的氢能产业集群,将重点展示清洁多元的氢能制备供应,如中船派瑞氢能、国氢科技等不同技术路线的电解制氢装置等,以及氢能产业道路交通领域的应用进展和氢能社会场景下的技术和装备,如华清能源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发电系统,商飞的燃料电池无人机等。氢能产业正在政策和资本等推动下,产业发展进入关键窗口期,加速实现向市场化、规模化跨越。”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