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2 16:01:21 来源: 和讯财经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原标题:深度金选|弥天大谎?“光刻机大牛股”大变天,苏大维格还藏着一颗定时炸弹!)
股价曾一度狂飙、引发股民炽热追捧的苏大维格(300331),遭证监会立案调查,光刻机概念色彩顿时烟消云散,股民大失所望。
除了本次违规披露涉嫌炒作热点概念之外,苏大维格子公司华日升业绩为何突然大变脸?从利润贡献转变为消耗拖累的过程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猫腻?
1、一厢情愿or弥天大谎
在二级市场,10月8日消息披露后,10月9日苏大维格股价大跌5.99%,10月10日再跌0.36%,10月11日才止跌收涨1.03%,截至发稿,10月12日又掉头阴跌不止。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是投资者误解,还是公司有意为之?
事情还要从一则对投资者的问答回复谈起。9月8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向苏大维格询问,公司光刻机及相关技术有哪些知名企业在使用?9月14日,苏大维格回复称,公司光刻机已实现向国内龙头芯片企业的销售,并已实现向日本、韩国、以色列等国家的出口;同时,公司向国内相关芯片光刻机厂商提供了定位光栅尺部件。
可见,有了“龙头芯片企业”、“芯片光刻机厂商”这些耀眼字句的装扮点缀,在股民心头和一些投资平台上,苏大维格已然成为了闪闪发光的“光刻机”概念股。
9月14日,苏大维格涨停,报收于33.12元/股,涨幅20%。9月15日,交易所即向苏大维格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说明所生产光刻设备的具体类型、主要客户及下游用途,以及最近一年一期境内外销售情况等。
10月8日晚,苏大维格回复交易所的关注函称,一般所称的光刻机是有掩模光刻机中的投影式光刻机,与公司所生产的激光直写光刻机不属于同一技术路线。
苏大维格研发的光刻设备包括激光直写光刻机、纳米压印设备等,前述设备主要用于微纳光学产品和衍射光学器件的制造。
苏大维格直言,公司所生产的光刻设备目前不涉及集成电路领域相关产品的生产。这部分市场被行业龙头公司主导和垄断。公司光刻设备主要为自用于各类微纳光学产品和衍射光学器件的制造,对外销售金额较小,外部客户采购主要用于相关领域的研发、试制和微纳光学材料等生产。
另外,激光直写光刻设备在最小线宽、线宽均匀度、网格精度、稳定性等关键技术参数与同行业龙头公司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苏大维格表示,公司证券部门在回复相关互动易问题时,直接使用了“光刻机”、“龙头芯片公司”等可能引起误解的表述,未能充分考虑到部分投资者可能对光刻机的技术路线、相关技术的具体应用领域等情况不了解,未详细说明公司光刻设备的具体类型,公司主要的应用领域,与行业龙头企业的差距,以及客户主要用途等信息;也未说明相关设备收入占公司收入比重较低,未充分提示相关风险。
前述回复引起了部分投资者误会和误解,并导致公司股价发生较大波动,对此,公司及公司证券部门诚恳向投资者表示歉意,并将积极吸取经验教训,进一步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持续学习相关产业政策和文件,努力提升与投资者互动沟通的严谨性与信息传递的完整性,不断提升公司信息披露水平。
2、一场闹剧or定时炸弹
尤其具有戏剧意味的是,暂且不论苏大维格所谓的光刻设备与皇冠上明珠之称的光刻机天差地别,仅就苏大维格语境中门槛不高的光刻设备而言,在销量占比、业务重要性以及市场影响力上,也几乎可以说是无足轻重,毕竟以自用为主,外销占比小。
据回复函,苏大维格开发生产的激光直写光刻设备是一种多用途的设备,目前主要是自用,公司对外销售的金额较小,2022年实现对外销售收入约770.93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0.45%,2023年上半年实现对外销售收入约2177.27万元,占当期营业收入比重为2.76%。
其中2022年境内实现销售收入460.84万元,境外收入为310.09万元;2023年上半年境内实现销售收入2177.27万元,无境外收入。
上述客户主要包括两类:第一类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其采购公司光刻设备主要是用作相关领域的研究。第二类客户是除高校和科研院所外的其他客户,主要包含各类企业客户,其采购公司光刻设备主要用于其部分产品的研发及小批量试制、微纳光学材料及光通讯器件的制作等领域。
而2022年、2023年1~6月,苏大维格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16亿元、7.88亿元,同比下降1.21%、10.47%;实现归母净利润-2.79亿元、1217.69万元。
因此,苏大维格也称,目前,公司生产的光刻设备主要为自用,外销收入占公司整体销售收入的比重不足3%,占比较小,对公司经营业绩没有重大影响,未来能否进一步扩大应用领域和销售规模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更令投资者如坐针毡的是,苏大维格业绩如同过山车一样大起大落。据年报,2018年—2022年苏大维格的营业收入从11.35亿元一路增至超17亿元;但净利润却先是历经增长,后断崖式大亏。2018年至2022年净利润分别是6097.59万元、1.01亿元、5281.75万元、-3.5亿元、-2.79亿元。
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严重分裂,罪魁祸首源自一场失败的并购行动,非但没有打破国外企业对微棱镜型反光材料的垄断,还事与愿违的导致大幅商誉减值、资产损失,演变成为一颗危害未来业绩的定时炸弹。
2016年苏大维格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收购反光材料公司华日升的全部股权,但华日升的业绩承诺屡次爽约,并在2021年净利润骤然变脸,2021年、2022年华日升净利润亏损额合计高达3.15亿元,已超过去5年累计贡献的2.79亿元净利。
根据华日升年度收入及利润情况,2021年苏大维格计提商誉减值3.1亿元、2022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1.83亿元。这造成苏大维格在当年2年业绩大跳水直至大亏。
值得深思的是,除了本次违规披露涉嫌炒作热点概念之外,苏大维格子公司华日升业绩为何突然大变脸?从利润贡献转变为消耗拖累的背后是否存在不可告人的猫腻?种种疑问还有待外界进一步探知。
(责任编辑:李显杰 )